中国宗教旅游资源及现状调查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7-30
  • 点击次数:434

一、宗教旅游定义相关
    宗教旅游的含义到在学术讨论中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比较为广大学者所认同的宗教旅游的含义是指它不仅仅包括那种拥有强烈或唯一宗教动机的一种旅游形式(Gisbert Rinschede ,1992)   ,也即朝觐旅行;还应该包括非朝拜目的的宗教景点景区观光、修学以及游憩行为(方百寿  ,2001) 。
二、中国宗教旅游资源调查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道教发源于中国  ,已有1700多年历史  ,佛教传入我国约有2000年  ,另有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  ,为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所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则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 。
    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统计数据  ,我国现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  ,其HB火博(中国)体育官方网站语系佛教的喇嘛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寺院1600余座 。道教宫观1500余座  ,伊斯兰教清真寺3万余座  ,天主教教堂、会所4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教堂1.2万余座  ,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 。 许多宗教活动场所  ,已成为宗教名胜古迹  ,我国宗教文化遗迹约占全国现存主要名胜古迹的1/2(保继刚  ,1996) 。至2009年  ,我国已公布的六批共235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宗教名胜超过600处  ,约占26.7% 。可见, 宗教名胜古迹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宗教文化中的神像雕塑、绘画石刻等历史遗产  ,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
(一)佛教旅游资源概况
    佛教自东汉初年由古印度传入我国  ,近2000年来  ,佛教在我国生根发芽  ,形成以寺庙、石窟、佛塔为主的佛教旅游资源 。
1.佛教旅游资源分类
(1)寺庙
    印度佛寺传人我国后  ,很快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  ,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 。佛寺建筑以南北为中轴线  ,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 。中国著名的佛寺有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登封少林寺、苏州寒山寺、开封大相国寺、北京卧佛寺、西宁塔尔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等 。
(2)石窟
    石窟即是石窟寺  ,是佛寺的一种  ,为古代佛教徒就山崖开凿而成的寺庙建筑  ,起源于印度 。我国有100多座石窟  ,最著名的有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石窟” 。此外还有享誉世界的重庆大足石刻  ,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摩崖造像等 。
(3)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  ,梵语称浮屠  ,原用于存放佛(释迦牟尼)的舍利  ,后演变为寺院的标志性附属建筑 。全国有名的佛塔中  ,有楼阁式的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等;密檐式的登封嵩岳寺塔、大理千寻塔等;覆钵式的北海白塔、扬州瘦西湖的白塔等;以及金刚宝座式的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等 。
2.佛教旅游资源分布

图1 全球佛学旅游度假资源共享生长图

(1)分布地域广
    佛教旅游资源的分布非常广泛  ,无论是东部沿海  ,中原地区  ,还是西北内陆  ,甚至干旱的荒漠戈壁都有大量的宗教遗存 。在分布地形上  ,遍布于平原   ,丘陵  ,山地  ,甚至高原 。

(2)数量众多
    佛教是我国各种宗教信仰中最有广大群众基础的  ,处于强势地位  ,而且多年以来的历史传承  ,使得如今佛教旅游资源数量十分可观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属于宗教旅游资源的有629项  ,其中的佛教旅游资源到达了412项  ,大大高于其他宗教旅游资源 。

(3)地区差异明显
    佛教旅游资源虽然分布广泛  ,但仍存在着地域差异  ,中原地区佛教资源分布最为密集(见表1)  ,其中山西省佛教旅游资源最为丰富  ,其次是临近的河北、河南和陕西 。浙江、江苏和四川也有数量可观的佛教旅游资源;东北地区和西南的广西贵州地区则相对贫乏 。另一方面  ,佛教不同支系之间的分布也呈现明显差异  ,藏传佛教(喇嘛教)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高原及周边藏族聚集区和满族居民聚集区(见表2)  ,主要有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和云南等省份  ,北京由于清朝统治时期的政治需求也有不少喇嘛教的宗教古迹 。

(二)道教旅游资源概况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目前全国各地都保存有丰富的道教历史文物  ,其旅游资源主要以名山、宫观庙宇、洞窟石刻及遗迹为主 。
    著名道教名山有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江西三清山、龙虎山、江苏茅山、山东崂山、甘肃崆峒山等 。湖北武当山是最大的道教名山 。
    道教洞窟石刻中  ,山西太原龙山石窟为最重要的道教石窟  ,福建泉州的老君岩为最大的道教之造像 。
    道教宫观中有著名的北京白云观、成都青羊宫、芮城永乐宫、龙虎山上清宫等 。武当山上的道教建筑规模最为宏伟  ,有以金殿和紫霄宫最为出名 。
    根据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宗教旅游资源的统计  ,我国道教旅游资源数量众多  ,和佛教类似处于强势地位  ,且地域分布广泛  ,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西部边远地区(见图2)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山西省  ,其次是同样位于中原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湖北等省份 。东部沿海的福建省也数量众多 。

图2 在国内道教度假游材料分布点图

(三)伊斯兰教旅游资源概括
    伊斯兰教旅游资源分布有着明显的历史性和民族性 。
    伊斯兰教于西北陆路在唐时期传入、元时期迅速发展  ,信众主要是居住于西北的回族、维吾尔族等西北少数名族  ,因此西北内陆地区是伊斯兰教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域之一  ,主要有新疆、宁夏等省份 。
    另一方面  ,随着民族迁移和传播  ,伊斯兰教逐步扩展到东部和南部地带;并且历史上统一王朝东南沿海的对方开放  ,在东部沿海的大城市  ,以及回族聚集的中部城市同样拥有数量可观的伊斯兰教旅游资源 。
    伊斯兰教旅游资源主要是伊斯兰宗教场所清真寺  ,全国著名的清真寺有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山西太原的古寺  ,山东济宁大寺, 新疆哈什的艾提卡尔大清真寺  ,宁夏大同清真寺等 。另有号称四大清真名寺的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和杭州凤凰寺 。
(四)基督教旅游资源概况
    基督教在我国的传播体现了断续性的特点  ,最初在唐朝传入中国  ,又称景教 。后来在元、明代中期也有传入  ,清朝前期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大规模的传播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开始的 。教堂大多首先在港口城市和开放城市兴建  ,并逐步向内陆扩展  ,因此基督教旅游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东部的大城市 。
    基督教旅游资源中主要包括著名的教堂:如北京的南堂、西什库教堂  ,天津老西开、望海楼教堂  ,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  ,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  ,广州圣心大教堂等教堂和北京利玛窦墓  ,上海松江西余山教堂遣址,等著名遗迹 。
三、中国宗教旅游开发现状调查
    在我国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基础上  ,目前有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已经开发和开放成为宗教旅游景区吸引各方游客前来参观朝觐 。根据对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国家5A和4A级旅游景区的统计(见附表2)?  ,宗教旅游景点景区共计272项  ,占总数的22.1% 。宗教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图3 全国的伊斯兰教景点景区旅拍景点景点景区分布范围图

(一)宗教旅游景点景区分布
    我国地缘辽阔  ,由于各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的布不均以及旅游发展水平的差异  ,宗教旅游景点景区的分布差异十分明显  ,具体见图3 。

表3 山东省信教休闲旅游风景因此旅游景区全国各地份分配比例图

    全国范围内  ,宗教旅游景点景区分布最为密集的是华东地区  ,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所占的比例都很高  ,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和西部的四川、甘肃宗教旅游景点景区的数量也较多 。原因在于一方面华东地区和中原地区本身宗教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名胜较多;同时自身的经济水平发达  ,旅游业发展迅速  ,旅游开发能力和游客需求强劲  ,使得该地区的宗教旅游发达  ,景点景区分布密集 。值得注意的是  ,山西省虽然拥有数量最多的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旅游景点景区分布并不密集  ,这和它与华东省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无关系 。
    相对而言  ,东北地区  ,华南地区  ,西部边疆省份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较少 。对于东北和华南地区  ,本身宗教旅游资源的缺乏是导致宗教旅游景点景区数量较少的最重要原因  ,西部省份更多的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市场的支持 。
1、佛教和道教旅游景点景区
    全国所有宗教旅游景点景区中  ,佛教和道教旅游景点景区占了绝对的多数  ,数量众多  ,分布范围广阔 。在272项宗教旅游景点景区中  ,佛教旅游景点景区共计206项  ,道教旅游景点景区共计98项 。佛教、道家共同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更是达到了47项  ,“释道不分家”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处 。

表4 江苏省佛门游玩游玩好玩的地方风因此旅游景区中国各省份份比列图                      表5 江苏省道教游玩游玩好玩的地方风因此旅游景区中国各省份份比列图

      

    佛教旅游景点景区分布较密集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和河南;道教旅游景点景区分布较密集的省份分别是河南、四川、山东、福建和安徽 。其中的四川、河南和安徽省两者兼备 。
2、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旅游景点景区
    全国范围内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旅游景点景区数量极少:以伊斯兰教文化开发的景点景区都位于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  ,比较著名的有新疆的艾提尕民俗文化旅游风景区、哈密王景区  ,宁夏的银川中华回乡文化园和青海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基督教旅游景点景区中有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景区以及河南信阳鸡公山风景名胜区  ,后者在20世纪初的由外国传教士开发和居住存留了一定数量的西式建筑和教堂 。
(二)宗教旅游景点景区近年开发热点和方式
    所调查统计的272项宗教旅游景点景区中  ,绝大多数景点景区都是历史上逐步开发而成的  ,或是古刹庙观、或是佛教、道教名山  ,或是石窟造像  ,是多年形成的宗教名胜遗迹而传承至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景区 。
    近年来  ,宗教旅游开发成为旅游业中的一大热点引起公众和学者的广为关注  ,不少著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时近年来被开发或重建而成的  ,具体见表6 。

1、开发形式
    在这些近年来最新开发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中  ,主要的开发形式有三类:第一类是全新开发  ,如无锡的灵山大佛景区、杭州东方文化园、番禺莲花山旅游区、广东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以及银川中华回乡文化园等等;第二类是在扩展开发  ,在原有宗教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新建相关性的宗教景点  ,最著名的莫属山西的法门寺旅游景区  ,江苏南通狼山也在近期展开景区的扩展建设  ,建立新的宗教文化园区;第三类是重建开发  ,某些著名的宗教遗迹由于年代长远而破坏消失  ,以其名义重建而开发出新的景点景区  ,如杭州的雷峰塔  ,淮安的铁山寺等等 。
2、开发热点
    虽然近年来开发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的形式多样  ,但是有一个比较普遍和通用的开发热点:追求“最” 。例如无锡灵山景区建造了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  ,法门寺兴建了世界最高的佛塔  ,烟台南山旅游区拥有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坐佛  ,威海荣成赤山则是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  ,广东番禹莲花山的铂金观音铜立像是世界之最  ,同样是观音像  ,西樵山风景区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一观音坐像 。例子不一而足  ,普遍而言  ,由于造像、佛塔等更加容易获得民众和媒体眼球  ,因此在开发策划中大多把焦点放在这些标志物上  ,一般性的宗教文化园区和宗教寺庙建筑相对而言并不是开发的热点 。
3、开发教派
    在为数不多的宗教开发案例中  ,佛教景点景区无疑占了绝对多数  ,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数量接近为零 。原因一方面在于佛教的群众基础广阔  ,新开发的景点景区拥有足够的游客市场  ,信徒的善信乐捐的也为开发投入中减少不小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宗教本身教义中佛教推崇的造像弘扬佛法等信条在其他宗教中并不适用  ,客观上阻碍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4、开发地区
    由表6可知  ,近年来新开发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  ,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旅游市场成熟和活跃  ,旅游相关产业发达  ,宗教旅游开发和后期游客市场都有保证  ,因而宗教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更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