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生养老发展 创新产业旅游新业态
一九七八年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名为《科学的春天》 ,激励了几代人共同奋发 ,拥抱科技春天的到来 。三十多年过去了 ,国家日益强盛 ,各产业蓬勃发展 ,养老产业也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2013年政府明确养老可作为产业来发展 ,在这一年中 ,各级政府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养老相关的政策 ,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框架初步完成 。在政策的引导下 ,各界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开始关注或投身养老产业 。
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 我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时期 。截至2013年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 ,占总人口的14.8% ,按照国际标准 ,超过14%意味着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预计2025年 ,我国老年人口接近3亿 ,2055年老人数达峰值4.72亿 。
伴随我国老龄化的浪潮 ,“四二一”家庭、空巢老人增多 ,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 ,老年市场需求得以释放 ,养老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 ,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中央及地方政府养老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努力推动养老社会化的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中国特色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
面对如此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和养老社会化发展趋势 ,健康养老产业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与旅游产业、房地产业不断交织融合 , 形成“旅游+养生+养老+地产” ,创新出许多新的旅游业态、地产业态、商业业态 ,其中以养生养老旅游、养生养老地产的迅速崛起最为突出 。
养生养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和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顺应了当前休闲度假时代与老龄化社会双重背景下居民旅游消费观念、养老需求观念的转变 ,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 ,在全国各地兴起养老旅游开发热潮 。浙江将养生养老的社会需求融合到旅游休闲的产业发展 ,打造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 。云南以养老产业助推旅游业快速发展 ,广西桂林打造养生度假和“栖息式”社会化养老产业示范区 ,贵州建设国内标杆性的养老养生示范基地——“中铁国旅游度假区?太阳谷养生养老项目” ,河南南阳开建全国最大的养老旅游产业集群等 。
养生养老地产是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之后的房地产投资新热点 ,蕴藏着巨大商机 。近年来 ,各路资本强势介入 ,纷纷斥巨资抢占养生、养老地产市场 ,包括万科、绿地、保利、首创、恒大等地产大鳄 ,泰康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等保险公司 ,中国石化、中交集团、中国水电等大型央企 ,以及港中旅、国旅、海航旅业、金陵饭店等旅游集团 。在此期间也涌现出一些比较成功的养生养老地产案例 ,如北京的东方太阳城、广州的友好老年公寓、台湾省的长庚养生文化村等 。
然而 ,尽管养生养老旅游和地产近年来发展迅速 ,但总体上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养老市场结构性失衡和供需错位的矛盾依然存在 ,养老产业也尚未出现可持续、可复制的成功运营模式 。造成这种现状除了投融资难之外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如产业链整合度低、商业盈利模式不清晰、功能单一等 。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要想突破上述发展瓶颈 ,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顺应当前持续增长的多元化、细分化养老服务需求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养老与康疗产品组合;坚持全产业链引领 ,着眼于全产业链运作 ,推动养老产业资源整合、融合互动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坚持功能创新 ,以功能需求为核心 ,创新养生养老产品功能体系 ,开发新的功能和功能系统;坚持政府满意原则 ,站在政府的视角看待问题 ,把养老项目开发当作一项民HB火博(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程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社会化养老的各种支撑政策;坚持资本接受 ,寻求多方渠道突破养老产业融资瓶颈 ,缓解资金流通压力 ,确保盈利可持续性 。
本期内刊将围绕养生养老产业展开深入研究 ,解读相关国家政策 ,探讨养老养生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要点、投融资模式、运营模式、风险规避 ,提出中医养生养老、艺术养生养老等创新业态 ,并列举HB火博(中国)体育官方网站风景养生养老规划实操案例 ,希望能够总结提炼出一套系统的养生养老产业解决方案 ,在这个养老产业的春天里让夕阳生活更美好!